kf凯发国际

王占仁: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的意涵与实践路径-kf凯发国际

来源:发展规划处 发布时间:2024-11-13   1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进一步提出了“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育人目标要求。虽然传统大学教育始于人文教育,但随着近代工业革命兴起,特别是科学技术进步,大学人文教育传统受到了挑战。“科学至上”“技术至上”的观念悄然滋长,并出现了“重科技”“轻人文”甚至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对立的现象。科技与人文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两大象征,是现代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两根支柱。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推动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学生人文底蕴的提升促进科技创新思维的提高,构建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指明了方向。

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的科学内涵

1.科技教育的内涵

刘绍春认为,“科技教育是指,以传授科学技术知识为主,以发展学生对客观物质世界规律的认识,提高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为目的 的教育”。徐佩武认为:“所谓科技教育,是指以征服和改造自然、促进物质财富增长和社会发展为目的,向人们传授自然科学技术知识、开发人的智力的教育。”笔者认为,科技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旨在通过传授自然科学及技术领域的知识,激发个体的智力潜能,培育人们认知与改造自然环境、推动物质财富积累与社会进步的能力。科技教育的起源可追溯至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的飞速进步使得科技知识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动力,社会对于科技人才的需求随之上升,促使科技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科技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科技教育包含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两大领域。科学教育着重于传授自然科学的基础原理、理论体系和方法论,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探究能力;技术教育偏重于实用技术的教授与技能训练,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狭义的科技教育则主要聚焦于对基于科学知识发展出来的技术应用的掌握,而不关注技术背后的科学原理和方法论。

2.人文教育的内涵

张岂之认为:“大学人文教育,并不限于人文学科的教学与科研,范围比这要宽些,实际上包含学风、校风一类比较宏观的问题。”杨叔子认为:“人文教育,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思维、人文方法与人文精神的教育。”笔者认为,人文教育作为滋养心灵、塑造人格的灵魂工程,旨在通过对人类历史、文化、文学和艺术等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完善人性,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在近代科技教育崛起之前,各国教育多归属人文教育范畴。中国人文教育可以分为传统人文教育和现代人文教育。中国传统人文教育以儒学经典为主要内容,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和礼仪规范,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有德性的人格。《周易》的《贲卦·彖传》中就提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教育思想,《礼记·大学》中进一步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教育理念。现代人文教育的内容更加广泛,包括历史、哲学、艺术、科学等多个领域,旨在培养面向现代社会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的可能性

本研究中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主要是指广义的科技教育和现代人文教育的协同。两种模式:一是美美与共、协同互补,共同构成现代教育的完整体系;二是相融统一、共生互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美美与共、协同互补。费孝通先生总结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这一观点也适用于理解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虽然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同学科发展的专门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的分裂甚至对立,即所谓的“斯诺命题”。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却非彼此孤立,而是二者协同互补,共同构筑了现代教育的完整体系。科技教育致力于增长智慧与知识,拓展我们的认知边界,进而推动生产力的解放;人文教育侧重于人性完善与道德精神提升,帮助我们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与生活方式。科技教育虽然能够为学生提供实用的工具性知识,但若缺乏人文教育的指引与熏陶,学生或许会陷入功利主义的泥潭,忽略对人性、道德及社会责任的深刻体认。反之,人文教育虽能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与道德观念,但若无科技教育的支撑与推动,学生可能易陷入空想与虚无,难以将人文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力与创新成果。早在1948年,梁思成先生便倡导教育应超越“半个人”的局限,既不可只懂科学而忽视人文,亦不可只重人文而轻视科学。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离,将不可避免地造就两种偏颇之人:一是仅有技术而无灵魂的空洞之人;二是虽谈人文却不懂科技的边缘之人。因此,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共同构成了现代教育的完整体系。

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统一、共生互促。马克思提出:“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深刻指出科技和人文本就是一门科学,而不是分离的两门科学。科技与人文协同共生,共同构筑了人类的认知体系。虽然科技与人文研究的对象不同,但其共同的目的都是揭示自然或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科技教育通过引导学生“求真”,提升学生探索世界“是什么?”以及“如何做?”的能力;而人文教育则通过引导学生“求善”,培养学生关于“应该是什么?”和“应该怎么做?”的价值判断能力。同时,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活动的结果,同人类自身一样,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而不是超越人类之外或凌驾于人类之上的独立实体。因此,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既不是简单叠加,更不是自成壁垒,而是深度融合,“人文中以求‘真’为目的 的科学知识,与人文中以求‘善’为目的 的伦理知识,以求‘美’为目的 的审美知识”共同塑造学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尤其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科技与人文的交融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科技的发展为人文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推动了人文科学的创新与发展;人文思想为科技进步提供了价值导向和伦理规范,确保科技能够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杨叔子先生强调,大学之宗旨在于“育人”而非“制器”,旨在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大学培养的人才,“不仅控制自然力与生产力,更能驾驭社会力,从而掌控自我、抉择与行动”。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的价值意蕴

1.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是人实现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认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劳动能力的发展、社会关系的丰富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从劳动能力的发展来看,科技教育能够显著提升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求。然而,单纯的科技教育往往忽视了对劳动者精神世界的关照,容易导致人的异化。因此,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协同就显得尤为重要,人文教育能够丰富劳动者的精神世界,提升其人文素养,从而实现劳动力在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共同发展。从社会关系的丰富发展来看,科技快速发展带来了信息交流的极大便利、催生了人工智能的崛起,这些变化既为人的社会关系提供了新的连接点,也引发了诸如数字鸿沟、人际疏离等新的社会问题。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能够使人在掌握先进科技的同时,保持对人类价值和意义的深刻反思,从而更好地适应和引领科技变革带来的社会关系调整。从个性的全面发展来看,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使得每个人都成了效率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忽视了人的个性差异,人的个性化发展空间受到挤压。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有助于个体在掌握现代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能够关注自身精神需求,追求个性解放和全面发展。

2.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急需人才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新概念,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力量,培养“高素质”“高技能”“高创造力”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因素。一是高素质人才。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德才兼备意味着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卓越的工作能力,也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科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以达到“育才”的目的;人文教育强调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素养和批判性思维,以达到“立德”的目的。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二是高技能人才。当前,我国正处在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质造”乃至“中国智造”的转折点,急需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国工匠的培养源头在一流的工程教育,但也不可少了人文教育这一环,还需以人文教育铸匠魂、育匠心、造匠韵,通过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使得“工匠精神”与技艺操作、技艺传承等有机结合,提升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职业素养,着力培养造就大国工匠式高技能人才。三是高创造力人才。人文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先导,为科技创新提供丰富的源头活水。科技教育培养的理性思维与人文教育所蕴含的感性思维相结合,能够碰撞出更多创新火花。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以人文创新引导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支持人文创新,共同支撑新时代高创造力人才培养。

3.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供动力

当前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高等教育领域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基础研究能力较弱、破“五唯”举措不够的问题严重阻挠了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步伐。第一,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科技创新的基石,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成效“平而不尖”。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有助于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跨学科整合能力,使真正有科学兴趣、科学理想和科研潜质的后备人才竞相涌现,从而破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不够的困境。第二,科技创新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需要市场需求和社会价值的引导,将其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能够引导科技创新更加符合社会需求,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从而破解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第三,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泉,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深入的探索。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科技成果的需求日益迫切,这导致科研工作常常被赋予短期内的经济效益压力。科技人员往往难以潜心于长周期、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强化科技与人文教育协同,将基础研究与人文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条件让有潜质的科技人才潜心开展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为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实现“01”的突破提供有力支撑。第四,人才评价体系是人才培养的风向标。“五唯”评价体系将五个维度的评价标准泛化、绝对化、极端化,最终演变成唯一的评价尺度,过分强调理性的工具化而缺乏人文价值意义的存在。破“五唯”的根本就是要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建立更加全面、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的实践路径

1.建构“文理工”并重的学科专业体系

 “文理工”并重的学科专业体系是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的基本前提。近代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实用主义广泛盛行,“有用即真理”的信条也波及教育领域,由此产生了近代教育中科技与人文的失衡,并导致人文危机的出现。“文无理工不深、理工无文不畅”,文理工虽属不同的学科,但它们之间并不是割裂的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融会贯通的整体,共同构成了高等教育的完整学科体系和育人系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既要重视理工科教育的基础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也要认识到文科教育在提升人文素养、塑造灵魂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实现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发展。现代大学在人才培养上必须实现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为学生提供“平衡的教育”,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

2.打造科技和人文教育一体化贯通的课程教学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一体化贯通的课程教学体系是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的核心内容。一是聚焦“大思政课”建设,提升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质效。一方面,将人文教育纳入思政课程教育体系,坚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理论知识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另一方面,加强课程思政的人文关怀,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理工农医”等学科专业课程,拓展人文教育资源和育人渠道。构建“思政课专业课通识课”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让学生领会知识背后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二是聚焦跨学科课程融合,提升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实效,培养跨学科思维。一方面,开设有价值的跨学科通识课程,以“四新”学科建设为抓手,以学生主修专业为中心向外辐射,开设紧密相关的如科技哲学、环境伦理学、物理与美学和认知科学等综合性、跨学科课程,拓展学生知识结构和边界。另一方面,适当降低专业课程学分占比,大力推广选修课程模块化设置,以建设“金课”为重点,打造系列涵盖科技与人文两大领域知识内容的跨学科特色精品课程,提升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能力。三是聚焦第二课堂课程群整合,提升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成效。从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会工作与技能拓展“五个模块”有序展开,推动第二课堂课程群建设。探索跨学科主题教学,开设“大数据文化遗产保护”等实践类课程,让学生在社会实践实训中体验科技和人文的交融与碰撞。

3.塑造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兼备的师资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科技部汇报时指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产学研结合等,都与教育工作紧密相关,科技教育要搞好分工合作”。“分工合作”的关键在于用“科学家精神”和“教育家精神”来武装人民教师,培养一支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兼备的师资队伍,作为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的关键力量。一是以科学家精神武装教师队伍。科学家精神,即“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创新”“求实”是科学家精神之“求真”,“爱国”“奉献”“协同”“育人”是人文素养之“求善”,科学家精神体现了“求真”与“求善”的统一。科学家精神固然是科学家的应有品质,同时也是教师该具备的职业精神。教师作为科学家精神的守望者和践行者,要率先践行科学家精神,这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二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教育家精神,即“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理想信念”“弘道追求”为大德,立大德者方可成大业;“道德情操”“育人智慧”“仁爱之心”为公德,修公德者方可成大师;“躬耕态度”为私德,养私德者方可成大才。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这是教育家精神侧重人文素养的集中体现,同时也蕴含有科学家精神之“求真”。教师是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形成的引导者和培育者,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决定性影响。塑造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兼备的师资队伍,对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做到“经师”与“人师”的统一,成就“大先生”,方能实现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2024年第20期)



kf凯发国际 copyright © 2023 浙江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    kf凯发国际的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01954号-1

    您是本站第 1000 位访客

网站地图